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硕士专业 > 理学 > 正文

071300生态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8日 11:06      浏览: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科成立于 1999 年,2006年获批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浙江省重点学科,2016年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科居“非博士授权”单位最高位次;学校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排全国农林高校第六。学科现有教师 39人,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1人。拥有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10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5年来,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总经费达9503 万元;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 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 项,其它各种奖励10 项;发表学术论文160 余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8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 项;现有仪器设备总值达6850 万元。培养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Plant and Soil》《Environmental Pollution》《CATENA》《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Indicators》等为代表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100%。

学科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学科前沿,紧扣发展前沿领域搭建了国内外先进的生态学研究平台,主持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浙江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全球AERONET 网络中长江三角洲区域监测网络,并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毛竹和雷竹林碳-水通量铁塔观测系统。另外还是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的主要成员。

生态学科以“开放、多样、竞争、和谐”为生态化教育新理念,倡导“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重点针对亚热带区域面临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干扰强烈、生态系统退化及生态安全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林木逆境生理与生态响应、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功能、城市植被VOCs释放与健康效应等一系列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使本学位获得者具备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生态学专业需求的高级创新应用型人才,面向各级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管理、研究、工程和设计等工作,为解决区域生态安全、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等生态学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储备优秀人才。

生态学科在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同时,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成为省内一流,学科特色明显,结构布局合理,研究队伍雄厚,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重点学科。

针对现代学科发展趋势,根据自身优势与特色,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协同创新”原则,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建设,不断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已形成了植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修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四个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合理的研究队伍,研究成果显著,为践行生态文明和“两山”理论,服务“两美浙江”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1)植物生态学

在个体尺度上,针对我国亚热带森林特色树种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及其对自然环境胁迫响应方面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该方向旨在解析逆境条件下林木生理生态响应过程,阐明各种胁迫(酸雨、雾霾、重金属、辐射、高温、干旱与盐胁迫等)条件下的典型树种生理生态学响应,揭示环境胁迫下树木生理生态与遗传基础、主要胁迫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木本植物叠加影响,为区域植被恢复的树种选择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生态系统生态学

在生态系统尺度上,针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在全球环境变化诸因子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长期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紧扣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多种响应的焦点问题,系统、全面地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与其对全球变化的反馈,包括重要物种与群落的响应与适应特征、固碳减排潜力与生态功能变化等,为区域重大生态战略决策和相关管理政策制定奠定基础。

3)修复生态学

针对经济迅猛发展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研究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机理和恢复技术;针对丰富的河湖水网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研究水体污染过程、治理措施; 针对农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退化、污染过程与成因,强化生态修复机理研究,形成适于当地的生态修复模式;为在浙江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供科技支撑。

4)城市生态学

针对我国东部快速城市化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重点研究城市植被配置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耦合机制,开发多源网络大数据利用新方法,揭示特大城市内部及城市间森林与树木特征变化规律,以林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滞尘除霾、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为重点,探究种间-群落-景观特征对生态功能的驱动过程与形成机制,预期为浙江和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城市化与美好人居环境构建,提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支持。